建筑業稅率大調整:16%降至13%、10%降至9%!
時間:2019-03-18 11:02來源:網絡 作者:網絡 點擊:
次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建筑業稅率大調整:16%降至13%、10%降至9%!
一、大規模減稅降負
李克強在報告中指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為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
另外,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
報告又稱要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穩定現行徵繳方式,各地在徵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報告稱預計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
2019年預計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三、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進一步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
政府要堅決把不該管的事項交給市場,最大限度減少對資源的直接配置,審批事項應減盡減,確需審批的要簡化流程和環節,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
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證照分離”改革,使企業更便捷拿到營業執照并盡快正常運營,堅決克服“準入不準營”的現象。
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
推行網上審批和服務,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使更多事項不見面辦理,確需到現場辦的要“一窗受理、限時辦結”“最多跑一次”。
四、進一步推進國企改革
加強和完善國有資產監管,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建立職業經理人等制度。依法處置“僵尸企業”。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
注:文章來自網絡及公眾平臺,僅供學習與分享關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文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告訴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
(編輯:admin) |